东北网3月14日电 又要到3·15了,又到了消费者为自己平反昭雪述不平的时刻,大家关注的服务和产品质量问题将又一次吸引人们的眼球,当然也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
2006年黑龙江省消费者关注的十大热点问题:安全设施、劣质农资、农机具、家用轿车、食品安全、移动电话、医药行业、装饰材料、美容和洗染业是困扰<<<<全文
黑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向社会公布2006年查办的侵害消费者权益十大案件(<<<<全文)、公布市场糕点商品质量抽检不合格名单 (<<<<全文)、公布市场玩具质量及标识抽检不合格商品名单(<<<<全文)、2007年第1季度市场果露酒抽检不合格名单(<<<<全文)
哈尔滨啤酒销售有限公司等10家哈埠企业发出全力打造人人放心的和谐消费环境的倡议,并郑重承诺在经营活动中……(<<<<全文)
… …
类似以上列举的消息在3月14日出版的省城几大报纸上,都占据了相当可观的版面。可媒体监督关注“典型案例”,不可能“以点概全”;消协非职能机关,无执法权限,多只能调解督促;要说最“强力”的还是相关执法部门,在其努力下,市场秩序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规范。
作为一名消费者学习一些辨假知识,了解各种“猫腻"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未偿不是保护自己权益的方法之一。下面搜罗了几种辨假方法,仅供参考。
受利益驱使,各类假冒伪劣、侵权坑害好似“野火烧不尽”,屡打屡起。如果您不幸“中招”,通过法律维权自己的权益则是您最好的选择。以下的维权技巧也许会给您点帮助。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