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黑龙江做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争当“排头兵”
2017-10-09 07:27:00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张桂英 黄春英 贾红路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五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这是一首生动描写人力农业落后与艰辛的诗句。在我省95.9%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的今天,驰骋在黑土地上的150多万台拖拉机,已将这样的场景推入历史。

  现代农业看龙江!记者数次采访在我省举办的全国各类农业会议,当来自祖国各地的与会者站在千亩良田之中,目睹巨轮般的大农机在田间作业时,无不被这威武、壮观的场面震撼,发出啧啧赞叹。

  让良种、良机、良法、良田深度融合,是我省对现代农业的智慧探索。其中良机,即农业机械化令我省农业现代化建设在全国独领风骚,成为龙江现代农业最壮美的一道风景。

  这样一组新鲜而权威的数据,足以证明我省“骑在铁牛背上的农业”美誉实至名归: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5634.2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到157.8万台,大型收获机保有量达到14.6万台,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5.9%,超全国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连年位居全国首位。其中玉米机械化收获的表现最为抢眼:全省玉米机收程度达到89.2%,近几年逐年同比提高近10个百分点。

  立足于耕地规模连片、适于大农机作业的农业实际,我省积极投身“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的伟大试验,紧抓国家实施购机补贴政策的有利时机,又出创新之举,全力组建起1359个现代农机合作社。目前,全省现代农机合作社入社农户16.3万户,自主经营耕地面积1128万亩,社均自主经营土地面积达到8300亩。

  现代农机合作社“以土地入社为核心、以现代农机为载体、以生产合作为纽带”的生产经营方式,在全国首开先河,成为我省现代农业的一面旗帜。历经10年的探索前行,实现土地规模经营、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现代农机合作社正在发挥整体作战能力,已成为我省农业生产的生力军。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步步深入,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已步入快车道,当前这种农业发展大势,对我省农业机械化提出了新要求,也带来了新机遇。

  以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小麦等农作物为对象,围绕耕地、种植、收获、植保、烘干、秸秆处理等六个重要环节,重点突破农机化新技术集成及优化装备配置,一场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提升行动正在龙江大地渐次展开。目前,全省已有15个县达到农业部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标准。

  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使命艰巨,任重道远,凭借150多万台拖拉机、1300多个现代农机合作社的底气和实力,“大农机”在黑土地上纵横驰骋,一往无前。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