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黑龙江做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争当“排头兵”
2017-10-09 07:27:00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张桂英 黄春英 贾红路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十一

  增加农民收入,建立持续增收机制,是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村改革的永恒目标。

  一年多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为抓手,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产业融合,增加农民收入。

  2016年,我省被农业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省。13个县(市)和海林宁安休闲农业示范带同步试点,探索融合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新模式。

  截至目前,13个试点县(市)中开展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合作社达到604家,带动入社农户44045人;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44家,通过投资自建基地和与农民参股合作共建基地,形成了全产业链经营的发展格局;依托国投资金1亿元,吸引社会投资26亿元,投资兴建农村三产融合项目97个;新上农产品加工项目103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9亿元,新增农产品加工能力103万吨;2016年融合经营主体带动农民增收10.2亿元。

  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撬动经营性收入增长。立足已经形成的1.3亿亩土地规模经营条件,大力发展规模集约经营,通过提高单位资源产出率促农增收;大力发展专品种种植、订单生产、绿色有机食品,通过提高供给侧质量促农增收。2017年,全省围绕加工需求的专用品种订单面积1.35亿亩;有46个县建设“鱼稻”、“鸭稻”、“蛙稻”和“蟹稻”基地110个、27.1万亩,其中“鸭稻”亩效益近8000元,是普通水稻的16倍,“蟹稻”和“蛙稻”亩均效益也在6000元以上。

  围绕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核心主题,积极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五常市、庆安县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单位,宁安市被列入有待完善规划的30个单位之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全面铺开。

  2016年,五常市、庆安县和宁安市的产业园内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9510元、18900元和27000元,比园外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高30.6%、40.9%和70%。

  抓住省级农民创业园建设契机,将农民创业园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全力推动农民创新创业,打造拉动增收新引擎。目前,全省经农委推荐、被农业部认定列入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目录的园区有60个。上半年,全省农民创业人数达120万人,实现农民创业纯收入23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3.1%、35.3%;带动农民就业266万人,带动贫困户脱贫近4万户。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伴随粮食生产的“十三连丰”,我省斩获了农民人均纯收入“十三连增”的骄人业绩。2014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10453元,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后一直保持高位增长。即便是在增收形势异常严峻的2016年,也实现了逆势增长的好成绩——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32元,同比增长6.6%,高于全国平均值,也高于全国经济增速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速。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