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量大链短,种强销弱——农产品“优质难优价”的隐痛,一直困扰着我们这个创造了一个个粮食生产奇迹的农业大省。如何实现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由“卖得好”倒逼“种得更好”,是农业大省升级为农业强省必须迈过的门槛。
以政府名义举办全省农产品营销大赛并为农民亲授16条营销“妙招”;开展“我在黑龙江有亩田”网络众筹;在全国各地举办黑龙江省农民合作社优质农产品展销会;召开农民售粮大会,种地大户登上主席台面向全国的经销商推介自己的产品……为了实现“卖得好”,农业大省的创举一个又一个。
农村电商异军突起,成为农产品销售和品牌打造的一道亮丽风景。上半年,全省农村电商主体达2.7万家,交易额突破100亿元。黑龙江大米网在线销售农产品10040吨,总成交额5195万元。省级农业电商平台——生态龙江网入驻合作社和企业1785家。全省推出众筹、私人定制等互联网营销项目353个,带动众筹收入30多亿元。预计到年底,可实现收入60亿元。
为实现“卖得好”,我省将原在秋后进行的农产品销售工作提到产前,演绎出市场营销“秋潮春闹”的新变。今春先后主办和承办了黑龙江——北京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博览会暨2017年货大集、中国食用菌产业大会、中国鲜食玉米速冻果蔬大会、中国蔬菜产业大会等大型国际国内行业展销会。
请进来办展,走出去参展,我省先后在国内外举办黑龙江优质农产品展销推介活动17场,签订合同和意向协议310多亿元。
伴随营销“提速”,“龙”字号农产品美誉度和知名度迅速提升,品牌影响力显著扩大。权威第三方评估显示,我省绿色食品的整体品牌冲击力强,知名度、美誉度、推荐度在全国主要产地均位列第一。在首届中国大米品牌大会上,我省有3个品牌上榜“全国十大大米区域性公共品牌”、5个品牌上榜“全国十大好吃大米”。
从“田间地头”到“市场端头”——无数个“第一次”,记录着龙江农业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靠“卖得好”倒逼带动“种得更好”,创造更多经济活动,让更多农民走上致富道路的奋斗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