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经济学上有一条原理,就是产权越清晰,交易成本越低,交易就越容易。
几乎每个农民都知道,在土地流转交易的时候,如果能有个“证”证明哪块地是自己的,有多少年使用期,别人来流转就会心有底、有积极性,价格也好谈。
这朴素的道理,正是土地确权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发端。摸清资产家底,保障农民权益——2016年初,我省被国家确定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整省推进试点省;同年11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拉开了我省通过深化农村改革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实现农民共享农村改革发展成果的大幕。
我省为此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18个相关厅局均是成员单位。专门安排1.4亿元资金用于全省农村土地航拍影像底图制作;国土资源部门免费提供最新的全国土地调查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等成果,调处土地权属争议。
2017年4月6日,哈尔滨市阿城区红星镇振兴村农民梁文轶在镇政府领到了渴盼已久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新版证书,成为获得新证的“龙江第一人”。
目前,除有争议的土地外,全省已基本完成土地实测,实测面积1.52亿亩;大部分县(市、区)正在有序推进数据库建设和合库汇交,并在全国第三批启动的整省试点省份中率先向国家整县汇交数据,其中进度较快的阿城、延寿、呼兰、南岗等县(区)已全面进入发证阶段,整体工作走在了全国第三批启动的整省试点省份的前列。
围绕“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的目标要求,我省把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作为今年农村改革“一号工程”,以省委文件的形式在全国第一个下发省级改革实施意见,构建了“指导服务到村、业务培训到底”的工作推进格局,按照“分类型、选代表、积经验、再铺开”的思路,落实115个村级改革试点,同时确定了北安市等4个国家级整县推进改革试点。
用一年时间基本完成省级试点村的改革任务,用两年时间完成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任务,到2019年底完成所有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任务——为了农民兄弟的根本利益,我省紧锣密鼓,倒排时间表。目前,全省115个省级试点都已开展清产核资工作,近一半试点村已完成了清产核资任务,进入成员身份认定阶段。四个试点县均稳步推进,进度较快的阿城区,部分村已进入了成员身份认定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