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艳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事业总是有风险的,不能期望每一项工作只成功不失败。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进入攻坚克难、闯关夺隘的重要阶段,特别需要广大干部具有敢闯敢试的冒险精神。而只有允许、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才能使改革永不停顿、创新永无止境。为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随后,各地相继出台了有关的《实施意见》,我省也及时制定颁布了《实施意见》。为肩负起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政治担当,激发广大干部敢担当善作为,必须要完善落实好容错纠错机制。
一要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正确对待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或错误,是激发敢担当善作为干部脱颖而出的重要保障。但由于容错纠错自身的复杂性,加之对这一机制探索的时间较短,目前,容错纠错机制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机制尚不完善,使之难以发挥激励引导作用。因此,各级党委应首先突破创新容错纠错机制,拿出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政策措施,使这一机制尽快在实践探索中成熟起来。在此基础上,以点带面,完善容错纠错机制的相关配套机制,推出具有整体性的部署和制度化的安排,为干部敢担当善作为提供制度保障。
二要精心谋划、落细落实。容错纠错机制是政治性很强的操作性机制,只有落细落实才能呈现成效。中央出台的《意见》具有整体性、倡导性、指导性的特点,各地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细化,形成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但从目前各地颁布的《实施意见》来看,多数是原则性的规定,缺乏操作性,指导实践的功能较弱。其中容错情形的规定是这一机制运行的起点,也是难点。目前,各地的《实施意见》尽管规定了一些可容之“错”,但由于不能穷其所有,加之对“错”的界定有一定的主观性,多数干部仍有担忧。为此,一方面应考虑采用负面清单的形式,即对不能容的错进行明确规定,其它只要从党和人民的事业出发,从工作大局出发,不是为了个人私利,不违反党纪国法,都可以大胆的探索、大胆的创新,给干部开拓创新留有空间,发挥干部更大的自主性。另一方面,还可以考虑建立风险备案制度,针对干部承担的重大改革任务,开展一些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或是推进改革先行先试的单位和负责人,把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备案,对未实现预期效果、产生失误错误或引起负面影响的,可以予以容错,以解决干部后顾之忧,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改革创新中。
三要切实撑腰、主动扛责。为担当者担当是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落实容错纠错机制的核心要义。各级党委及纪委监委是容错纠错的主体,是错与对的判断者、容错与追责的裁判者,必须要敢于坚持原则、敢于担当作为。目前,由于容错纠错的政策界限不够清晰,使其主体很难做到大胆支持敢试敢闯的干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容错纠错机制的落实。因此,一方面要继续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另一方面,各级党组织也要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各级党委对因受不确定因素影响而产生负面评价的干部要及时澄清情况、亮明观点;对因敢抓敢管而触犯某些人利益、造成民主测评结果不理想的干部,要做到不唯票、只唯实。各级纪委监委对于干部的容错申请,要及时开展评估核实,妥善把握事业为上、实事求是、依纪依法、容纠并举的原则,对干部的失误错误进行综合分析,该容的容,不该容的坚决不容。当然,不能以容错纠错规避或代替纪律处分和组织调整,为应当受到处理的干部开脱。对于符合“容错免责”条件的干部,各级党组织在年度考核、评先评优、提拔任用中需公平公正对待。
四要典型引路、推动落实。以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引路,是落实好容错纠错机制的重要方法。目前,各地也推出了一些容“错”的案例,但多数是因特殊情况违反纪律程序的“错”,而宽容改革创新中的失误,容“误”的案例较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区分开来”,旨在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在一定意义上,是要解决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问题,形成敢闯敢试的改革导向。在中共中央的《意见》以及各地的《实施意见》中均提出要发现、宣传、重用一批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先进典型,进一步树立鼓励和引导广大干部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的良好用人导向。但由于树立这方面的典型人物,必须要立得住、叫得响,经得起长期实践的考验,各地均十分谨慎。因此,对于看得准、立得住的干部,各级党委也要有敢于担当的勇气,敢于把榜样树起来,以典型示范引路的方法,推动容错纠错机制的落实。
五要严惩诬告、肃正风气。邪风不压,正气难彰。敢于担当作为的干部,有时可能会得罪人,甚至触动一些人的利益,导致一些人利用公众渠道、舆论声势等进行打击报复甚至诬陷。我们绝不能让坚持原则的好干部,带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工作,绝不能挫伤干部改革攻坚、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因此,各级纪委监委要严肃查处诬告陷害、恶意炒作等行为,从严从重处理;要及时为受到不实反映的干部澄清正名、消除顾虑,引导干部敢担当善作为,专心致志为党和人民干事创业、建功立业。
(作者系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