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雷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期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前进。黑龙江要振兴发展,首先要大力弘扬黑龙江优秀精神,把干部群众的精气神提振起来,把热爱龙江、建设龙江的热情干劲激发起来,彰显新时代龙江儿女的精神风貌。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龙江儿女用汗水、鲜血甚至生命创造了辉煌业绩,也形成了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一系列宝贵精神财富。它们虽然出现于不同时代、不同行业,拥有不同的内容,但却拥有共同的核心思想,贯穿着共同的价值主线,即爱国奉献、开拓创业、奋斗自强、开放包容。弘扬黑龙江优秀精神对于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提振干部群众精气神具有重大意义。
深挖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深刻内涵
一是爱国奉献。黑龙江的早期开发史就是一部保家卫国史。新中国建设初期,黑龙江无私奉献,支援全国建设。它是祖国的干部基地,为解放区建设输出了大批干部;它是中国的资源宝库,为祖国建设贡献了大量的物质资源;它是中国现代工业、农业的试验场,为国家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养了大批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黑龙江人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祖国需要,黑龙江人责无旁贷。二是开拓创业。我们的先辈“向荒原要粮”,硬是将沼泽湖泊开拓成为亿亩良田,过去的北大荒已经成为全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石油工人在没有条件中创造条件,在盐碱的土地上,建成了中国第一、亚洲第三、世界第十的大油田;林业工人深入大小兴安岭,在高寒禁区挑战生命极限,开辟了中国最大林业基地,为国家提供了四分之一的原木。三是奋斗自强。先辈们的奋斗业绩,强化了今天黑龙江人的自信心、自豪感。大庆油田向地球深处要能源,不断进行科技创新,推进技术改造,高产稳产不断改写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的记录;作为粮食主产区,黑龙江不断改革管理体制、调整种植结构、推广农业科技、推进农业现代化,粮食产量逐年快速增长;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面对油煤粮木传统产业持续集中负向拉动的严峻挑战,奋力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各领域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开对外开放大通道,黑龙江改革开始向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持续深入,开放开始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渐次展开,黑龙江发展出现了新面貌。四是开放包容。黑龙江的开发建设史也是一部地域开放、人际包容的历史。黑龙江向国内开放,也向世界开放。开放的历史造就了黑龙江人包容的品性。长期以来各个民族文化相融、和谐共生,各方移民开发建设、利益与共,开放包容成为黑龙江文化的核心内容,流淌于黑龙江人的血液之中,也成为黑龙江人特有的情怀。
传承黑龙江优秀精神,凝聚振兴发展的精神力量
弘扬黑龙江优秀精神要坚决破除狭隘地域局限、树立全局世界眼光。跳出龙江看龙江,站在全国看龙江,面向世界看龙江,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眼观大局、服从大局、维护大局,在大局中思考、在大局中行动,从不同维度审视优势和短板,以更大格局推进振兴发展,自觉承担起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和产业安全的责任。弘扬黑龙江优秀精神要紧抓开拓创业这条主线,开创创新创业新局面。要从条条框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破除顽瘴痼疾禁锢、打破利益固化藩篱,以更有力的举措和办法推进改革,构建有利于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只要有利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有利于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有利于调动保护广大干部积极性,就要坚决改、大胆改。弘扬黑龙江优秀精神要突出奋斗自强这个核心,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要从看摊守业求稳中解放出来,展现奋发有为的风貌。龙江的事业是靠奋斗出来的,新时代龙江振兴发展同样需要龙江人的奋斗自强。要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增强爬坡过坎的压力感、奋勇向前的使命感、干事创业的责任感,务实求变、务实求新、务实求进,依靠自己的奋斗拼搏建设美丽的龙江家园。弘扬黑龙江优秀精神要发扬开放包容这个品质,增强凝聚力和吸引力。要从封闭孤立束缚中解放出来,彰显开放包容的情怀。要以战略眼光谋划对外开放,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抓住周边开放大机遇;主动融入东北振兴发展大战略,形成东北地区协同发展合力;主动融入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在南北互动交流中发展,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开放的政策、更加开放的环境,打造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龙江开放、合作、共赢发展良好氛围。
(作者系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主任、教授)